中国家具卖场何去何从?
时间:2010-03-19 16:33来源:《家具》杂志 点击:
次
刘树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提高和中国家具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国内家具市场日益庞大。中国的家具销售则经历了从无营销到有营销,从无专卖店到有专卖店,从小店到大商场,从局部地区到遍布全国,从低档家具到高档家具,从家具产品到家居用品,从一级市场到三级市场,从单一产品到系列产品,从抓品质到重品牌,从品牌塑造到文化传播的一个又一个令人激动的过程。
目前家具市场可谓鱼龙混杂、群雄纷争。既有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好百年、欧亚达等寻求全国布点的大鳄,也有偏安一地的地方诸侯;既有以一线城市为据点,意取从上而下路线的高端定位发展的企业,又有设点三线城市,意图“农村包围城市”的低位发展战略的企业;既有规模超百万平方的超大型家具城,又有面积几百平方的小型门店;既有靠出租摊位收取租金过活的租赁式经营,又有靠对产品的了解、市场的把握自主经营的门店式经营;既有靠寻求经销商代理的加盟式经营,又有由厂家直接经销的直线式经营;既有通过门店面对客户直接经营,又有借道网络互联化经营……
目前,家具大卖场仍然是国内家具销售的主要途径,但随着市场分布的变化、新渠道的诞生,家具卖场的状况也在发生悄然变化。中国家具卖场何去何从?这不仅是家具经销人,也是家具制造业者热议的话题。
1 规模扩大,模式未变
根据有关机构监测和预计,我国国内家具消费市场在过去几年的平均增幅达到8.8%:2005年需求达到1800亿元人民币,2006年为2100亿元人民币,2007年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即使在由房地产和石油引发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的2008年,需求也超过了3000亿元人民币,2009年更是达到了6500多亿元人民币。这个数据包括了民用家具、办公家具、工程订单家具等所有的家具消费。
与之相对应的是家具卖场的扩张也非常之快,特别是在近几年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从几万平方米扩张到几十万平方米,甚至有的家具卖场园区有100万平方米以上的面积。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四大家具销售中心各自建筑规模分别高达:广东乐从300万平方米,江苏蠡口总面积120万平方米,河北香河总面积120万平方米,成都武侯总面积100万平方米。另外,10万平方米以上的销售中心在全国有很多,如南京金盛家具城50万平方米、浙江义乌家具城63万平方米、福建安南家具城70万平方米、上海国际家具村75万平方米、武汉金海马80万平方米、重庆巴南家具城80万平方米。10万平方米以下的卖场则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更是数不胜数,仅上海地区就有近40家,如金海马在上海就开了10家10万平方米以下的卖场。很多卖场盲目扩张建设,追求大而全、小而全。
除了家具城原有的投资者之外,近年一些房地产商也加入到家具城的建设中,形成所谓的“商业地产”的业态。
目前,全国家具卖场总面积估计超过4000万平方米。按1万平方米年销售1亿元计算,目前国内民用家具市场年销售2000亿元人民币,那么只需要2000万平方米卖场就足够了。现在将近50%的卖场过剩。
令人最为担忧的是,我国家具卖场最大的变化是规模在不断增加,而在模式和经营方式上没有改变。很多卖场的经营者经营的只是场地的出租,而并不涉及到商品的出售以及服务上。因此他们关心的重点是场地的租金,其运营和管理也就围绕“收租子”展开,至于卖场中真正产品的经销者所需的宣传推广、物流、售后服务等,并不是他们所关心的。
2 山雨欲来风满楼
表面看家具卖场的增多、增大,家具制造企业争夺市场空间的机会也相应增加,且销售网络扩大了,营销成本理应降低。但由于重复建设,各自为战,导致单位销售点的业绩下降,营销成本增加,家具卖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商场豪华的设施、高额的运作成本转嫁到租金等费用中,导致商家入驻成本较高。一些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某些商场摊位的租金已经超过每月每平方米200元,好地段的甚至达到300~400元。产品的经销商经常抱怨租金太高,只能通过涨价把租金摊到商品售价中,使他们货品的价格越来越缺乏竞争力。200平方米的店面规模,按照目前的租金状况,商户必须月销售额25万以上,并且有35%的毛利才能基本持平不亏损。
“20%的租金、10%的运输、配送、安装费、5%的人员工资、提成费用已构成了35%的毛利,还不包括税收、财务、管理等费用,在目前这种市场条件下,要做到这个销售额实际上并不容易。有时候为了达到销售额,只能削薄利润低价出售,但即使这样也一样亏损。”这是南京卡子门红星美凯龙里的经销商王先生算的账。
卖场的扩张导致品牌商家的“跟风”,他们跟随卖场不断开新店,希望占得先机。一边是拼命的扩张,一边是销量的下滑。《关于国内家具销售市场的调查报告》称,家具全行业经销商的平均利润率仅有3%左右。因此,稍有不慎,商户就会亏损。
据不完全调查,2009年国内家具市场销售下降了35%,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