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山东省各地金融办等金融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三方联手,直面挑战、创新办法,为地方经济平稳发展保驾护航。据统计,前三季度,全省社会融资规模达到7658.9亿元,在全国排第四位。融资结构由间接融资为主继续向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并重转变。
部分银行推出动产质押业务
持续的紧缩政策和经济形势,更加剧了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针对小微企业普遍缺少有效抵押物、贷款难的问题,山东银行业创新融资产品,开拓融资渠道。截至9月末,小微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10004.8亿元,比年初增加1258.3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8.5%,高于全部贷款6.6个百分点。
据了解,很多小微企业已将土地、房产抵押融资,目前已无房可抵,而机器设备变现率又相对较低,导致难以获得贷款。针对这一难题,很多银行扩大了可质押不动产范围,还推出了动产质押业务。农业银行德州分行推出以动产质押为担保方式的融资业务,可接受钢材类、有色金属类、化工原料类、大宗农副产品类的动产质押。据了解,临邑县某化工企业经营各种机油、润滑油、重油、渣油等购销及运输,每年需要大量采购燃料油,资金支出较大。由于燃料油价值浮小,交易较为活跃,经研究后,农业银行临邑支行为其办理了以燃料油为动产质押的融资业务。
结合本地经济特色,不少银行推出了特色创新型产品。曹县为全省进出口贸易先进县,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出口企业众多。但企业出口货物后,一般需要3至6个月时间才能回收货款,很多企业面临着周转类资金缺口难题。近年来,建设银行曹县支行开发了出口应收账款风险参与等表外融资业务,截至 2014年9月底累计发放22笔,投放信贷资金4亿元,参与业务余额1.9亿元。
每年一申请、每年一评估、每年一授信,不仅手续复杂繁琐,而且融资成本增加。为提高贷款销量,节约融资成本,多家银行推出“循环贷”,为企业一次核定贷款额度,在授信期内,企业便可不限次数地贷款。工商银行德州分行推出的“网贷通”产品,与小微企业一次性签订循环合同,还款后可连续延展两次,循环期可达三年。截止2013年末,“网贷通”业务提款额达18.89亿元,新增4.72亿元,小微企业全年累计减免承诺费552万元。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制造业贷款、服务业贷款分别新增1347.3和1328.3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等领域贷款同比增长30%以上。截至9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21113.1亿元,比年初增加1987.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2.9%,高于全部贷款1个百分点。
风险抵补能力处于历史较好水平
由于“三期”叠加,实体经济风险也逐步向金融领域转移。个别企业盲目扩张,甚至偏离主业,加之银行多头授信、超额授信、“跟风”授信,使得企业债台高筑,资金链绷得很紧。同时,由于企业互保联保问题突出,企业流动性风险和银行信用风险极易引发连锁反应。从今年以来情况看,我省部分行业、地区信贷风险逐步显现,不良贷款反弹压力较大。
围绕企业资金链、担保圈等风险点,全省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了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应对工作,有效避免风险扩大和蔓延。
今年,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企业资金链风险,东营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共同印发了《东营市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东营市市级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申请指引》,通过财政出资、银行募集等方式设立市、县两级专项资金,为暂时困难企业提供垫资服务。东营市还制定了《企业资金链风险防范与处置的意见》,推动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目前,东营市通过财政出资、银行募集等方式共到位专项资金11.1亿元。从使用情况看,广饶县已累计为8家企业发放13笔共计21425万元,利津县已累计为17家企业发放19笔共计14600万元,东营港开发区已累计为3家企业发放6笔共计8420万元,河口区已累计为2家企业发放3笔共计2400万元,合计发放转贷资金46845万元。
泰安市为做好企业资金风险监测预警,把15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纳入监测范围,重点监测资金来源、银行收贷、短贷长用、资产诉讼等;并实施了大额贷款到期提前告知制度,避免企业因资金筹措不及时而陷入紧张困境。
2013年上半年,大批钢贸商陷入巨亏,即墨市闽龙钢材市场和福信来国际钢材城都未能幸免,当时福信来钢材市场260家商户共欠债3亿元,闽龙钢材市场已资不抵债。即墨市金融办一方面与银行对接,说明利害关系,说服银行撤诉,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