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遭遇倒闭潮”、“世界最大的玩具生产商倒闭”、“东莞内地民工大量返乡”……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东莞又一次成了世界舆论的中心。一条条刺激醒目的标题,引起了人们对东莞深深的担忧:"世界工厂"的明天在哪里?
究竟有多少企业倒闭?
王海军,南方都市报驻东莞记者站站长。作为最早关注东莞企业关门现象的记者,王海军从第一个报道“合俊倒闭”事件开始,先后采写了大量关于当地企业关门倒闭的新闻。 他告诉记者,“东莞特有的企业发展历程,决定了在这里企业开业、关门是正常现象,由此带来的工人索要工资、供应商追债等等,新闻热线接到爆料也常出现。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这种爆料开始集中发力,特别是10月份以后,出现了一个高潮。这说明金融风暴确实对东莞的实体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
要弄清楚究竟有多少企业倒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东莞外经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三季累计关停、外迁外资企业627家,占全市现有外资企业总数的4.2%,涉及合同外资7.37亿美元。从数量上比较,与过去10年基本持平,呈现出正常的新陈代谢特征,没有出现明显上升的情况。
但11月7日,记者来到号称“世界鞋都”的厚街镇宝塘村工业园,感到了明显的萧条。街道两旁的墙上贴着不少厂房招租的小广告,这在寸土寸金的工业园区内是从来没有过的。园区街道两侧的小商店、小饭店以及经营电话卡业务的门头房,主要服务对象是务工人员,看起来很不景气,半数在关门歇业。
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是亚洲鞋业协会主席,该协会有近400家会员。当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从他了解的情况来看,今年东莞倒闭的制鞋企业大约比往年增加了10%。东莞名家具俱乐部副秘书长王猎很确切地说,今年俱乐部成员中有10家倒闭,最大的一家在大朗镇,1200多人。
究竟什么样的企业在倒闭?
李晓海是广东国欣律师事务所专职代理破产案件的律师,最近非常忙,忙于代理各种破产诉讼案件。
“以前企业开张、关门是常态;现在一个接一个倒闭了,不正常。”李晓海说他挣的是“葬礼费”,挣得很忧心。他指着桌子上的一个文件夹告诉记者,这是东莞比较著名的企业金卧牛的案子,他负责金卧牛20多家债权人的索债任务,总金额涉及1亿元左右。金卧牛在全球烤炉行业能进入前五名,主要为沃尔玛、百安居做代工,年销售额达2.5亿美元。
总结自己代理的诉讼案件,李晓海将倒闭企业归结为三类:一是没有品牌、没有渠道、没有融资能力的中小企业,自身就是一个机理不健全的实体;二是财务、资本管理不健全的大中型企业,像合俊老板将资金投向了股市、矿山,金卧牛老板将资金投向了轧钢厂,并且投资金额都是几个亿;三是恶意逃债的企业主。这里许多企业是租赁厂房,走两头在外的初级加工模式,一旦感觉不好赚钱了,少数无良企业主在一夜之间溜号。
亚洲鞋业协会主席张华荣统计,倒闭的鞋企中,规模在30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只有一两家,500人到3000人的中等企业占了5%-8%,500人以下的小企业占了30%-40%。倒闭的原因与东莞名家具俱乐部副秘书长王猎分析的家具行业如出一辙,“技术含量低,做OEM(贴牌),出口市场单一”。
转什么型?升什么级?
“转型升级” ,在当下的 东莞传播语境中,是与“金融危机”相提并论的一条高频名词。
记者所住酒店的街上,就挂着一条很大的宣传条幅:“坚定信心,转型升级,建设新东莞”。东莞市级的主流新闻媒体,几乎都在全力宣传“转型升级”的重大意义。
转什么型?升什么级?按东莞市委宣传部官员的话来说,就是要从“加工贸易”型转向“自主创新”型,从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升级。
30 年奇迹般崛起,“东莞模式”曾引起经济界的广泛瞩目。在人们的一般描述中,“东莞模式”是这样的:港台资本、设备(附着一些工业技术)+东莞土地、厂房+中国内地农民工+香港(后来还包括深圳)进出口通道+欧美日市场(现在是全球市场)。核心就是承接香港、台湾的产业转移,为欧美企业做贴牌。和顺德拥有美的、科龙、格兰仕等一大批本土名牌不同的是,东莞虽然有电子、机械、服装、玩